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相和接地保护线之间有40V电压是否正常,对仪器使用会有多大影响。
一、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相和接地保护线之间有40V电压是否正常,对仪器使用会有多大影响。
不正常是毫无疑义的,正常值不会超过6、7伏.这样就有两种可能.
1.保护地的接地问题,说明用电器有漏电现象.与火线的电压<220V.
2.零线接地不良,中性点偏移,用电设备达不到工作的额定电压,影响程度要看使用的仪器本身对电压的要求来决定. 与火线的电压<220V.
3.如果是保护地的问题很容易造成触电的危险.
二、“保”字指职业的词语有哪些?
保姆,保密局,地保,保险公司
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有什么区别,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它们主要用的情况根据什么来划分?
1、原理不同。
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则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或漏电故障时会在线路中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或漏电电流,从而使上级保护器件(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动作脱扣,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电源。
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2、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
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
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的装置也应有地线。
保护接零的优点:在接地电网中,为防止用电设备外壳带电伤人,采用保护接零比采用保护接地效果好的多。
保护接零的缺点:只能消除电器的外壳与电源的火线连接的严重故障,不能排除电器外壳的漏电故障
保护接地的优点:一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二是减轻了零干线断线的危险;三是当线路、设备发生对地短路时,降低了接地电阻,增加短路电流,加速保护装置动作速度;四是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有利于限制雷电过电压。
保护接地的缺点:线很难达要求的技术标准,存在不安全因素,反而埋下事故隐患。
使用情况划分如下:
当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与接地点连接;
当保施工现场用电与外部共用一低压电网,即电力系统接地极不在施工现场时,就很难采用保护接零系统,只有采用保护接地系统了。
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低压侧供电,与外电线路员一电网时,应按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保护接地系统。
扩展资料: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电器外壳带电,采用接地措施进行保护,当接地电阻低于 4 欧时,此时如果电器的外壳带有 220V的电压,则对接地回路进行保护,按照公式 I=U/(RO+RG),那么短路电流为 27.5A。其中,Ro 代表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一般将 Ro 称为工作接地电阻。
为了确保保护设备及时有效的保护动作,通常情况下,需要调整接地短路电流,一般按照自动开关整定电流的 1.25 倍进行处理,或者按照 3 倍的溶丝熔断电流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当整定电流小于 27.5/1.25 时,这时短路电流能够断开。
对于保护设备来说,如果额定电流值大于上述值,那么保护设备就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保护动作。此时,电器设备外壳上将会存在对地电压,并且电压存续时间比较长,同时电器操作人员将会受到这种电压的威胁。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保护接零
搜狗百科-保护接地
四、什么是设备二次保护接地
二次保护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发电站、变电站的二次保护设备(继电保护或计算机保护系统)的专用接地,是为了保持现场设备参考电位与继电控制室、保护室内设备电位相等而设的,实际上可理解为一个等电位连接网,这个连接网和站内主接地网多点连接(规程要求不少于4个点)
五、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可采用保护接地;而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则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我的指点就是,这句话是错的。
中性点接地系统你可以理解为是供电网的一种区别,他指的是变压器侧或者发电机侧的中性点是否接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系统和T系统【前者是不接地的】,接地保护是指在用电端,你对用电单位【用电设备】的保护方式,为了防止漏电或者碰壳事故【脱落或者绝缘老化导致一项电碰到外壳,且外壳导电】而产生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接地就是将外壳和【地】连接,接零就是把外壳和电源扯过来的保护零线也就是N线连接。当然,保护零线是不能接负载的,也就是说要是取2相220V不能从这根上面取。T系统哪种保护都能用,而I系统一般只使用接零,而且要求全电位系统绝缘良好。
六、在地铁被地保办抓到能考公务员吗?
被谁抓到无关紧要?关键是抓到之后对你做出了怎样的处理?如果受到了刑事处罚,那就不能报考公务员了